工程教育認證14問
1.什麼是工程教育認證?
答:工程教育認證是專業認證機構針對高等教育機構開設的工程類專業實施的專門性認證,由專門的職業或行業協會(聯合會)、專業學會會同該領域的教育專家和相關行業企業專家一起進行,旨在為相關工程人才進入工業界從業提供預備教育質量保證。工程教育認證最早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現已發展成為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
2.工程教育認證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答:我國工程教育認證主要倡導三個基本理念:
(1)學生中心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培養目标和全體學生畢業要求的達成進行資源配置和教學安排,并将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專業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
(2)産出導向理念。強調專業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以學生接受教育後所取得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并對照畢業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評價專業教育的有效性。
(3)持續改進理念。強調專業必須建立有效的質量監控和持續改進機制,能持續跟蹤改進效果并用于推動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3.工程教育認證有什麼基本特征?
答:工程教育認證的基本特征如下:
(1)自願性評價。工程教育認證采取非強制性方式,由學校自願申請參加,是一種自願性評價。
(2)合格性評價。工程教育認證強調工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達到行業提出的基本質量标準要求,是一種合格性評價。
(3)外部評價。工程教育認證由獨立于教育界和政府的非營利性機構組織實施,目的是保證進入工業界從業的工科畢業生質量滿足行業要求,是一種外部評價。
(4)同行評價。工程教育認證工作由專門的職業或行業協會(聯合會)、專業學會會同該領域的教育專家和相關行業企業專家一起進行,是一種同行評價。
(5)實證評價。工程教育認證的基本工作模式是接受認證的專業對照認證标準,提供滿足要求的證據,專家依據标準判定證據的有效性,是一種實證評價。
4.我國為什麼要開展工程教育認證?
答:我國開展工程教育認證的目的主要包括:
(1)構建工程教育質量監控體系,推進工程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質量。
(2)建立與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教育認證體系,促進工程教育與工業界的聯系,增強工程教育人才培養對産業發展的适應性。
(3)促進中國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提升我國工程技術人才的國際競争力。
5.我國工程教育認證與注冊工程師制度有什麼關聯?
答:注冊工程師制度是在國家範圍内,對相關工程專業領域内的工程師建立統一标準,對符合标準的人員給予認證和注冊,并頒發證書,使其具有相應執業資格,準許其在從事本領域工程師工作時擁有規定的權限,同時也承擔相應義務的制度。一般來說,注冊工程師制度包括專業教育認證、職業實踐、資格考試和注冊登記管理四個階段。其中,工程教育認證是注冊工程師制度實施的前提和基礎。目前,我國已在土建、環境、核安全等近10個工程領域開展注冊工程師制度試點工作,并正在嘗試建立工程教育認證與注冊工程師制度的銜接機制,例如免除部分基礎課程考試或是縮短職業實踐年限要求等。今後,我國将進一步擴大注冊工程師制度的領域和範圍,加強銜接的力度和效用,以此推進工程教育認證和工程師注冊的國際互認。
6.什麼是《華盛頓協議》?
答:《華盛頓協議》(WashingtonAccord)是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工程教育本科學位互認協議之一,1989年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等6個國家的民間工程專業團體共同發起和簽署。各簽約組織相互認可其他簽約組織認證的工程教育學位,同時,畢業于任一簽約組織已認證專業的畢業生,均應被其他簽約組織視為已獲得從事該專業領域工程工作的學術資格。《華盛頓協議》規定簽約組織須為本國(地區)政府授權的獨立的非政府和專業性社團。截至2014年,《華盛頓協議》已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新西蘭、中國香港、南非、日本、新加坡、中國台灣、韓國、馬來西亞、俄羅斯、印度、斯裡蘭卡、土耳其等17個正式簽約組織,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賓、秘魯等5個臨時簽約組織。
7.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有什麼積極意義?
答:2013年6月19日,在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華盛頓協議》全會一緻通過接納我國成為該協議臨時簽約組織。加入《華盛頓協議》,表明我國工程教育質量及其保障機制得到國際工程教育界的認可,意味着能夠為我國工程類畢業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國際互認質量标準的“通行證”,标志着我國工程教育國際化邁出了重大步伐,能夠促進我國工程制造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8.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後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答:成為《華盛頓協議》正式簽約組織後,我國将享有《華盛頓協議》各簽約組織所具備的各項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
(1)權利方面,我國所采用的認證政策、認證标準和認證程序與其他簽約組織具有實質等效性,認證結論可以獲得各簽約組織的認可。
(2)義務方面,我國有義務承認其他簽約組織的認證結論,并定期接受其他簽約組織對認證政策、認證标準、認證程序的觀摩檢查,保證認證程序公開透明及認證工作具備更高的等效性,不斷提高認證水平。我國作為臨時簽約組織或正式簽約組織的身份均不是永久的,需按《華盛頓協議》相關規定定期接受檢查,檢查不合格将按要求做降級或留待觀察處理。
9.我國開展工程教育認證的組織及其基本架構如何?
答: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China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CEEAA,以下簡稱認證協會)是由教育部授權,在中國大陸組織實施工程教育認證的唯一合法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屬團體會員,由33家全國性行業組織共同組成,是非政府、非營利性質的第三方組織。
認證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大會。協會下設理事會、監事會和秘書處。理事會是會員大會的執行機構,全面負責認證工作。理事會下設各專業領域的專業類認證委員會以及認證結論審議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其中,專業類認證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本領域的認證工作,認證結論審議委員會負責認證結論的審議工作,學術委員會負責與認證相關的學術工作。監事會是協會監督機構,負責對理事會、秘書處及工程教育認證工作進行監督,接受社會各界對認證工作的投訴,受理學校關于認證結論或認證過程的申訴,調查并做出最終裁決。秘書處是協會辦事機構,在理事會領導下開展協會日常工作,同時為監事會、學術委員會、認證結論審議委員會開展工作提供服務。秘書處設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
10.各專業類認證委員會如何組織實施本專業領域的工程教育認證工作?
答:專業類認證委員會是由認證協會在各專業領域設立的,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本領域工程教育認證工作的專門性組織,其成員由工程教育界和企業界專家以及來自國家行業主管部門、職業或行業協會(聯合會)、專業學會等單位和機構的人員組成。專業類認證委員會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制定與修訂本專業領域的專業補充标準和本委員會的工作文件,推薦本專業領域的認證專家人選,組織本專業領域認證專家的日常培訓,委派現場考查專家組開展現場考查工作,組織審議本領域認證結論,撰寫工程教育認證的有關報告、結論建議等。
11.行業參與如何體現在工程教育認證工作中?
答:工業界的廣泛參與是工程教育認證工作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1)在組織體系方面,認證協會由33家行業協會(聯合會)、專業學會組成,各專業類認證委員會、認證結論審議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的成員均由工程教育界和企業界專家及來自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專業學會和行業協會(聯合會)等單位和機構的人員共同組成。
(2)在認證标準制定方面,通用标準由包含一定比例行業、企業專家在内的學術委員會負責制定與修訂,專業補充标準由相應專業領域的專業類認證委員會制定或修訂,委員會要求約占一半的行業、企業專家參與。
(3)在認證實施方面,進校考查專家組成員中約有一半為行業或企業界的工程技術專家。認證結論的審議和做出也有約占一半的行業、企業專家參與。
12.目前我國在哪些領域開展了工程教育認證?
答:我國的工程教育認證始于1992年土建類專業評估,2006年正式在多個專業領域實施。截至2014年底,已有15個專業領域開展工程教育認證,分别是:機械類、化工與制藥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類、水利類、安全類、環境類、交通類、食品類、礦業類、地質類、材料類、儀器類、測繪地理信息類、土木類等。今後,随着工程教育認證的發展,認證專業的領域将會逐步擴大到所有工科專業。
13.工程教育認證标準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結構如何?
答:我國的工程教育認證标準由通用标準和專業補充标準兩部分構成,内容覆蓋了《華盛頓協議》提出的畢業生素質要求(Graduate Attributes), 具有國際實質等效性。其中,通用标準規定了專業在“學生”“培養目标”“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等七個方面的要求;專業補充标準在“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等三個方面規定了相應專業類的特殊要求。認證标準各項指标的邏輯關系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為導向,通過足夠的師資隊伍和完備的支持條件保證各類課程教學的有效實施,并通過完善的内外部質量保障機制保證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升,最終使學生培養質量滿足要求。
14.工程教育認證标準是否會影響專業特色?
答:國際工程聯盟制定的《畢業生素質和職業能力》(各國制定認證标準的參照系)在解釋畢業生素質的用途時提道,畢業生素質不僅可以用來确定不同類型專業預期結果的共性,還可以用來判定各自的特色。我國的認證标準正是依據《華盛頓協議》(國際工程聯盟六個協議之一)提出的畢業生素質要求,規定了畢業生在進入職業時應該具有的最基本能力要求,以保證學校可以依據這些要求制定專業自己的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标,避免不同學校的專業特色趨同。在這種基本的門檻質量之上,鼓勵學校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工程技術人才。認證标準的内容以定性為主,同時兼顧定量。認證标準設計為通用标準加專業補充标準,其主要目的是鼓勵專業特色和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