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海洋大學學風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要求和學校高質量發展“1918”工作安排,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三全育人”格局,持續深化我院優良學風建設,引導我院學生樹立大國工匠的報國理想,以優良學風促進我院“匠心育人工程”落實落細,全面提升學院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結合我院實際,制定太阳集团1088vip2025—2027年學風建設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目标
以解決學院學風建設突出問題為重點,以塑造良好學習氛圍為導向,以促進我院學生高标準、高質量地完成學業、順利就業為目标,堅持以教學相長帶學風、以科學管理強學風、以特色活動創學風、以榜樣示範興學風,構建優良學風建設共同體,以點帶面,培育“精工鑄魂、匠心育人”的良好學院學風氛圍,加快建設我院高質量教育教學體系,鍛造具有精益求精品格、專注執着定力、創新求變思維的現代工匠人才。
二、活動時間
2025—2027年
三、活動對象
太阳集团1088vip全體在校學生及教職工
四、組織領導
組 長:張懿、劉海濤
副組長:梁吉霖、劉強、趙首博
成 員:各系、中心正副主任,黨政辦公室、學工辦全體人員、全體班主任和學生骨幹。
學風建設專項工作聯系人:餘芬。
五、實施内容
(一)開好局、起好步,宣傳動員先發力
以“全員參與、全程滲透、全方位覆蓋”為原則,構建“領導班子+專任教師+輔導員+班主任+朋輩導師+學生骨幹”六位一體宣傳矩陣,分階段、多層次推進學風建設動員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1.多渠道宣傳造勢。(1)依托學院官網、宣傳欄、易班平台等媒介,發布《優良學風我先行倡議書》,組織全體學生簽署并公示,營造“勤學、善學、樂學、好學”的輿論氛圍。(2)每學年開學初通過學院公衆号、班級群等推送學風建設專題内容,動态展示優秀師生案例及活動進展,強化學生參與意識。
2.分階段、多層次動員凝聚共識。(1)每學年初召開學風建設啟動大會,由院領導班子牽頭,組織系主任、教師代表、輔導員及學生骨幹等共同研讨學風建設問題與改進方案,形成年度行動計劃,由教工支部、學生支部、學生骨幹等全面傳達會議精神,全院師生積極參與到“創建優良學風”活動中來。(2)每學年末舉辦總結表彰大會,提煉階段性成果,明确下階段學風建設的重點任務,持續優化制度建設與資源配置。
3.主題班會、黨(團)日活動浸潤學風。班主任、輔導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以“學風建設”為核心的班會或黨(團)日活動,結合班級實際制定《學風建設行動計劃表》,确保“班班有方案、人人有目标”。活動形式可包括學風問題研讨、學習經驗分享、班級公約制定等,強化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4.搭建線上學習生态。(1)在易班平台開設“學風建設資源共享課群”,每學期邀請教師及優秀學生代表錄制專題微課,涵蓋學習方法、科研競賽、升學就業等主題,形成常态化學習支持體系。(2)定期開展線上答疑活動,整合學科重點難點解析視頻庫,為學生提供“随時随地可學”的數字化資源。
(二)強監督、重管理,嚴謹學風化于行
以“制度約束+過程管理+動态幫扶”為抓手,構建基于過程化管理的課程教師、教學管理、思政管理三線閉環聯動機制,具體措施如下:
1.嚴抓紀律正考風。(1)每學期初由輔導員、班主任召開誠信教育主題班會,解讀《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及典型案例,組織學生簽署《誠信考試承諾書》,強化紀律紅線意識。(2)建立“巡課—通報—整改”聯動機制:院領導每月巡課1次,輔導員每周巡課2次,重點督查遲到、曠課、課堂紀律等問題,結果納入班級評優及任課教師考核。
2.教學相長帶學風。(1)落實“任課教師課堂管理第一責任人”制度,學院任課教師針對學生曠課、遲到、早退,課堂開小差等不良現象進行嚴格管控,強化日常考勤管理,嚴明課堂紀律。(2)推行“金課建設計劃”,鼓勵任課教師制定實施個性化教學方案,積極探索項目驅動式、案例式、讨論式等教學方法,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如在大一《專業導論》等課程中增設“職業啟蒙模塊”,引導學生認識專業、了解專業,提升學生專業興趣,強化學生專業認同感,引導學生樹立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早定發展方向的意識。
3.強師賦能固學風。(1)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開展師德師風宣傳,切實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各系、中心統籌做好教師的教育教學培訓,為更多教師提供培訓與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努力鑽研業務、勇于創新,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和學科能力。(2)開展輔導員、班主任/導師賦能計劃,定期開展工作業務培訓,鼓勵其深入課堂、走進班級、宿舍,全面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在實際工作中錘煉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形成教風學風的良性互動局面。
4.科學管理強學風。實行課堂紀律檢查制度常态化、制度化,開展“課間5分鐘”輔導員進課堂制度,學院輔導員利用課間休息時間,走進所帶年級教室,了解學生學習狀态并與任課教師溝通交流,嚴抓學生到課率,規範學生學習行為,打造文明課堂。結合實際情況對大一大二年級實施晚自習制度,由各班班主任牽頭開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營造濃厚班風,并将班級自習情況列為對班級、學生評優評先和推優入黨的重要考核标準。
5.分層幫扶促成長。(1)建立“學業預警—動态跟蹤—精準幫扶”機制:班主任每月走訪宿舍2次,針對學業困難學生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聯合學生黨員、優秀學子開展“1+N”結對輔導。(2)每學期末召開家長聯席會,及時通報學業預警學生情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6.實施“生涯發展階梯工程”。(1)以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為切入點,重視學生的職業規劃分年級教育:大一開設《職業規劃》必修課,大二組織企業參訪與職業測評,大三開展考研/就業專項指導,大四舉辦模拟面試與簡曆工坊。(2)邀請行業領軍人才、優秀校友每學期開展2場職業發展講座,覆蓋就業趨勢、職場素養等主題,指導學生不斷優化職業規劃,增強學生發展内驅力。
(三)樹典型、立标杆,榜樣引領促提升
以“榜樣示範+平台賦能+文化浸潤”為路徑,營造“學有标杆、趕有方向”的向上氛圍,具體措施如下:
1.多維評價樹典型。(1)修訂學院學生評優評先實施細則,将課堂表現、科研參與、志願服務等納入考核指标,增設學院“機械之星”“設計之星”“科創先鋒”等特色獎項,每學年評選一次并公開表彰。(2)打造“朋輩引領計劃”:每學期舉辦3場優秀學子分享會,覆蓋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學科競賽冠軍、退役士兵學生等群體,通過事迹展播、經驗座談等形式強化榜樣示範效應。
2.典型示範揚學風。(1)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風建設工作中的引領作用,學院領導講好“思政第一課”、黨支部開展好“黨建+學風”精品活動、黨員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通過黨員先鋒崗、黨員宿舍挂牌、黨員幫扶活動等方式激勵學生黨員帶動身邊同學共同進步。(2)開展文明宿舍(學霸宿舍)創建評比,通過評比學習科研型、書香浸潤型、先鋒實踐型、衛生健康型、溫馨和諧型、文化藝術型、體育強健型等多種類型的文明宿舍,充分發揮學生宿舍文化育人功能,引導學生向美向優。
3.考研升學強引領。(1)建立“考研全程護航機制”:大二啟動考研意向摸底,大三開設“考研強化訓練營”,提供專業課輔導與心理疏導,大四組織複試模拟與調劑指導。為意向考研的學生搭建平台、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明确奮鬥目标,掌握正确學習方法,激發備考動力。(2)每學期舉辦“研途有光”經驗交流會,邀請考研成功學生、導師及研究生招生負責人解析政策,形成“傳幫帶”良性循環。
4.科創實踐激活力。(1)實施“科創育苗工程”:聯合校企合作單位,拓展産教融合基地,每年遴選15項學院“攀登計劃”培育項目,配備雙導師指導;舉辦“機械創新月”活動,整合“挑戰杯”“互聯網+”等賽事資源,組織開展各類科創活動、競賽或項目的選拔培育,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2)設立“科創開放日”,每學期組織2次學生參觀實驗室并與科研團隊互動,宣傳打造學生科創精品活動,激發創新潛能。
(四)抓活動、創特色,學生主體顯成效
以“品牌化、專業化、長效化”為目标,構建“學風建設+第二課堂”融合育人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建設“工匠精神培育長廊”。(1)開展“‘匠·學’21天學習打卡計劃”: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大國工匠》《創新中國》等紀錄片,鼓勵學生在易班微社區進行讀書打卡活動及閱讀心得分享,頒發“學習先鋒”電子勳章、評選“最佳感悟獎”并彙編成冊,強化職業價值觀教育。(2)舉辦“匠·學”主題演講比賽,鼓勵學生結合專業實踐講述工匠故事,優秀作品通過學院融媒體平台展播。(3)打造“匠·藝”作品主題長廊,集中展示我院學生設計的優秀工藝作品,讓更多學生争學優秀,在潛移默化中内化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2.打造學院科創品牌。(1)學院團委提前謀劃,每年舉辦1次“機械科技學術節”,設置CAD制圖大賽、機器人擂台賽、工業設計展等系列科學技術節活動賽事,覆蓋全體學生,優勝者推薦參加省級以上競賽。(2)每年秋季學期舉辦科研科創動員大會、大創經驗分享沙龍,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内容,邀請有校級及以上大創項目申報經驗的同學進行成果展示與經驗分享,為同學解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申報和項目實施等環節的疑惑,增強學院學生參與大創項目的獲得感,提升學院大創項目整體質量。(3)每學年開展“大創成果路演”,邀請企業導師、投資人參與評審,推動優秀項目落地孵化。
3.實施“班風創優樣闆計劃”。推動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班風學生聯動實踐活動,每班每學年提交1份《班風建設方案》,學院評選10個“學風标杆班級”,給予經費支持及榮譽表彰,優秀案例納入《學風建設典型案例集》。各班級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1項及以上的創優活動,活動包括但不限于班級學習簡報、班級最美筆記展示、學習經驗分享、文明寝室評比、快樂學習打卡等。
4.開展“心理護航”工程。(1)完善“四級心理幹預網絡”,每學期開展2場心理健康講座、2次“陽光心靈 活力青春”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建立“心理委員—輔導員—專業咨詢師”三級響應機制。(2)開設“心靈樹洞”線上平台,為學生提供匿名傾訴渠道,及時疏導學業壓力與焦慮情緒。
六、實施步驟
(一)部署啟動(2025年1月—3月)。學院召開學風建設大會,深入開展學風建設專項調研。在學院官方網站設立學風建設專欄,大力營造學習氛圍,明确學風建設的目的、意義和要求。
(二)重點推進(2025年4月—2026年12月)。全面統籌實施學院學風建設方案,突出重點,紮實推進各項舉措落地落實,實現既定目标:2025年,學風建設形成新氣象;2026年,學風建設有明顯變化;2027年,學風建設有根本改變。
(三)鞏固提升(2027年1月—2027年11月)。學院召開學風建設總結會,縱深推進學風建設,形成長效機制,進一步改革完善機制體制,修訂配套文件,全面提升學風建設質量。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統一思想。全院要高度重視“學風建設活動”工作,廣泛動員,立足本職崗位,精心策劃,确保通過切實有效的形式、措施調動每名學生的積極性,将學風建設活動滲透融入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推動學風建設取得成效。
(二)多方協同,夯實責任。充分發揮學院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與責任,狠抓學生學風,促進教風與學風的良性互動;各系主任、黨支部書記、輔導員、班主任等要充分發揮在學風建設中的引導帶頭作用,全力服務學風建設等;學院各部門要協同配合,全院師生要形成學風建設合力,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夯實基礎。
(三)緊扣主題,确保有效。“學風建設”活動着力點在各班級和各專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切實有效的班級活動,讓“優良學風 從我做起”的理念滲透融入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形成人人思進、人人好學、争做文明學生的良好局面。
(四)認真總結,形成機制。學風建設作為系統性工程,各系領導、任課教師、教務員、輔導員、班主任和黨支部書記等要積極參與和指導各班級開展學風建設的活動,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凝練學風建設先進經驗和有效方法,每學期期末将開展活動中的先進經驗、典型做法、圖文成果整理成PDF文件報送學院學風建設專項工作餘芬老師處(電子郵箱:yf@gdou.edu.cn)。學院每年召開學風建設工作總結暨“匠心育人工程”表彰大會,對表現優秀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附件:太阳集团1088vip學風建設活動實施方案責任清單
太阳集团1088vip
2025年3月27日
附件:
太阳集团1088vip學風建設活動實施方案責任清單
類别 |
活動内容 |
活動安排 |
負責部門/負責人 |
宣傳動員 |
學風建設活動啟動儀式 |
每學年春季學期初 |
學院領導、學工辦 |
“優良學風我先行”倡議書簽署 |
每學年春季學期初 |
班主任、輔導員 |
“學風建設”主題班會、黨(團)日活動 |
每學期至少1次 |
班主任、黨/團支部 |
學風建設資源共享課群建設(易班) |
每學期至少1個 |
各系、學工辦(易班) |
制度完善 |
落實“任課教師課堂管理第一責任人”制度 |
日常 |
各系及任課老師 |
修訂學院國家獎助學金、優秀獎學金等評審細則 |
不少于1次 |
學工辦 |
制定學院各類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含“機械之星”“設計之星”)評選辦法 |
不少于1次 |
學工辦 |
日常管理 |
巡查課堂 |
每周至少1次 |
班主任、輔導員 |
每月至少1次 |
學院領導、系主任 |
課堂考勤管理(通報) |
日常上課 |
各任課老師 |
寝室走訪 |
每月至少4次 |
班主任、輔導員 |
學業後進生幫扶 |
每兩周至少1次 |
班主任、學生黨員 |
師德師風教育 |
每學年1次 |
各系、中心 |
榜樣示範 |
黨員先鋒崗、黨員宿舍挂牌、“黨建+學風”精品活動 |
每學年更新1次 |
學生黨支部 |
學風建設工作總結暨“匠心育人工程”表彰大會 |
每學年1次 |
各系、學工辦 |
朋輩引領,青春同行——優秀學子分享會 |
每學期至少1次 |
學工辦 |
文明宿舍(學霸宿舍)創建評比活動 |
每學年1次 |
院團委 |
“研途有光”經驗交流會 |
每學期至少1次 |
學工辦 |
科創開放日 |
每學期至少2次 |
各系、中心 |
(各系)學術報告、學科競賽、科創項目指導 |
每學期至少1次 |
各系 |
特色活動 |
匠人精神學習觀影沙龍 |
每月1次 |
院團委、輔導員 |
科研科創動員大會 |
每學年新生入學初 |
各系、學工辦 |
創新創業經驗分享沙龍 |
每學期至少1次 |
院團委 |
“匠·學”二十一天學習打卡計劃 |
每學期至少2期 |
院易班 |
班風建設實踐活動 |
每學年1次 |
學工辦 |
機械科技學術節 |
每學年至少1次 |
院團委 |
班級集體晚自修計劃 |
每學期期末考試月 |
大一、大二、大三 |